|
读音:qī dàn
繁体字:欺誕 意思:(欺诞,欺诞) 虚夸骗人。 ▶《后汉书•南匈奴传》:“又远驱牛马与汉合市,重遣名王,多所贡献,斯皆外示富强,以相欺诞也。” ▶宋·陈善《扪虱新话•读书当讲究得力处》:“呜唿,此宜今世脱空谩语者之所以得肆其欺诞而不顾也!”明·李贽《豫约•早晚守塔》:“故我尝自谓我能为忠臣者,以此能忘家忘身之人卜之也,非欺诞说大话也。” 解释:1.虚夸骗人。 详细释义:欺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斯皆外示富强,以相欺诞也。』
造句:乞大明好恶,申饬中外,各务正其心术,毋或欺诞。”吴中大饥,方议振恤,以民习欺诞,敕本部料检,家至户到。《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君务致理,而下防诛夷,臣将纳忠,又上虑欺诞。
首字母缩写:qd
【拼音】qīdàn
【包含欺诞的诗词】
《章安祥符寺御坐》
章安古县治,湫隘仍嚣尘。 何为金玉舆,下游江海滨。 奸臣肆欺诞,明主怀忧勤。 祸乱防未然,斯言可书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