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qǐ zhé
繁体字:起蟄 意思:(起蛰,起蛰) 惊起蛰伏的虫、兽。比喻使隐逸的贤才出为世用。 ▶宋·苏轼《海市》诗:“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清·吴嘉纪《题舒栖赠徐蓂阶》诗:“谷风稍起蛰,薆薆入闲门。” ▶清·屠倬《冬暖行》:“闭藏不密阳气泄,奋雷起蛰阴惨舒。” 解释:1.惊起蛰伏的虫﹑兽。比喻使隐逸的贤才出为世用。
造句: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干直卑弯柳,枝蟠起蛰龙。睨视忽猛省,谬想潜起蛰。
首字母缩写:qz
【拼音】qǐzhé
【起蛰开头的诗词】
《蛇》
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包含起蛰的诗词】
《喜雨》
临岐终日自裴回,干我茅斋半亩苔。 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 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 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