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ǐ shuǐ
繁体字:起水 意思: 1.浮水而起;露出水面。 ▶汉·王充《论衡•乱龙》:“钓者以木为鱼,丹漆其身,近之水流而击之;起水动作,鱼以为真,并来聚会。”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八:“被大浪吞没的刘雨生一直没起水,岸上的人都着急了。” 2.涨水;涨潮。 ▶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若以每月初五、二十日,此四日则下岸,其潮自此日则渐渐小矣。以初十、二十 解释:1.浮水而起;露出水面。
2.涨水;涨潮。
3.发迹;翻身。
4.犹起岸。
5.汲取水流。
造句: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在清水河右岸青龙场以上起水。如血浆蛋白很低,可引起水肿。我跌入水中,激起水花四溅。
首字母缩写:qs
【拼音】qǐshuǐ
【包含起水的诗词】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 谁起水精帘下看,风前隐隐闻箫管。 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 苑柳宫槐浑一片,长门西去昭阳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