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iè rǎng
繁体字:竊攘 意思:(窃攘,窃攘)
1.谓窃据帝王之位。 ▶《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序》:“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贩,衮冕峨巍,吴暨南唐,姦雄窃攘。” 2.侵犯。 ▶明·沈鲸《双珠记•姑妇相逢》:“胡奴窃攘,肆干戈,鼎沸多方。生黎涂炭,景凄凉。” 3.剽窃。 ▶宋·欧阳修《笔说•薛道衡王维诗说》:“若‘漠漠水田飞白鹭 解释:1.谓窃据帝王之位。
2.侵犯。
3.剽窃。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qr
【拼音】qièrǎng
【包含窃攘的诗词】
《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见机天地先。 开物象未形,弭灾忧患前。 公旦立无方,不恤流言喧。 将圣见乱人,天厌懲孤偏。 窃攘岂予思,瓜李安足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