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īng hàn
繁体字:青汗 意思:即青简。借指史册。古代用竹简记事,制简须用火烤,去竹汗,取其易书,且可免虫蛀,因称“青汗”或“汗青”。 ▶宋·王庭珪《张持操携徐献之侍郎书见访》诗:“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乱。” ▶元王逢《奉寄赵伯器参政尹时中员外五十韵》:“青汗三千牍,丹心一寸诚。”参见“汗青”。 ------------------------------ 青汗 补证条目 解释:1.即青简。借指史册。古代用竹简记事﹐制简须用火烤﹐去竹汗﹐取其易书﹐且可免虫蛀﹐因称"青汗"或"汗青"。
造句:左道元凶:原与大魅山青汗谷苍虚老人同门,邪法甚高。
首字母缩写:qh
【拼音】qīnghàn
【包含青汗的诗词】
《酬乐天寄蕲州簟》
蕲簟未经春,君先拭翠筠。 知为热时物,预与瘴中人。 碾玉连心润,编牙小片珍。 霜凝青汗简,冰透碧游鳞。 水魄轻涵黛,琉璃薄带尘。 梦成伤冷滑,惊卧老龙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