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īng shèn
繁体字:清慎 意思:清廉谨慎。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威,咸熙中官至徐州刺史”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着闻,歷位宰牧。” ▶唐·皮日休《元鲁山》诗:“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 ▶宋·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盖文正公以清慎训诸子,而公亦恬于进取也。” ▶《明史•忠义传五•高斗垣》:“﹝高斗垣﹞为人孤鲠,以清慎得名。 详细释义:清廉谨慎。唐?皮日休?元鲁山诗:『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明史?卷二九三?忠义传五?许永禧传:『为人孤鲠,以清慎得名。』
造句:性清慎,有裁断,得士类欢心。在工作中清慎公平,恪勤匪懈。生平持躬清慎,奖掖笃学之士。,居官清慎自持,?粥至不给。
首字母缩写:qs
【拼音】qīngshèn
【包含清慎的诗词】
《西江月·肃肃秺侯清慎》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 能推恻隐救民饥。 况乃义方教子。 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竞赋怀辞。 天门正美可前知。 入侍钧天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