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iū shì
繁体字:秋試 英语:autumn examination 意思:(秋试,秋试) 指科举时代地方(唐·宋为州府,明·清为省)为选拔举人所进行的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称。 ▶宋·文同《中秋夜试院寄子平》诗:“人间重此夕,一岁号佳赏。而我督秋试,锁宿密如藏。” ▶宋·朱熹《答滕德章书》:“吾友秋试不利,士友所叹。” ▶宋·何薳《春渚纪闻•颜几圣索酒友诗》:“东坡先生临郡日,适当秋试,几(颜几)于场中,潜代一豪子刘生者,遂魁 解释:1.指科举时代地方(唐宋为州府﹐明清为省)为盐举人所进行的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称。 详细释义:科举时代在秋季举行的乡试。亦称为『秋闱』。
造句:补诸生,一赴秋试,遂弃举业。经反复试验,同年秋试制成功。大比之年,秋试不可错过也。光绪十四年,任顺天秋试同考官。
首字母缩写:qs
【拼音】qiūshì
【用秋试造句】
1、 史家义时每年都举行科考,分别为春试童生、举人,秋试秀才、进士。
【秋试开头的诗词】
《己未试监假道于严报谢使君》
秋试贤关掷雉卢,道经邻郡拜真儒。 棠阴日暖鸟声隽,苔迹月明吏影臞。 春野一犂今有犊,暮歌五袴昔无襦。 片帆愿借吹嘘力,一舸清风不用租。
【包含秋试的诗词】
《夏日村居(二首)》
风摇蔹蔓响高檐,装裹残书手自签。 凤管玉楼邀素月,碧筒深树遣朱炎。 东皋过雨施长屐,南亩逢秋试短镰。 筮仕廿年家食半,独于山水性非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