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取正

读音:qǔ zhèng

繁体字:取正

意思:用作典范。
  ▶《后汉书•蔡邕传》:“﹝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
  ▶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书•多方》“惟尔殷侯尹民”唐·孔颖达疏:“诸侯为民之主,民所取正。”
  ▶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五:“倭、辰、余国或横书,或左书,或结绳,或锲木,唯高丽摹写颖法取正中华。”

解释:1.用作典范。

造句:当发生错误时,获取正在更新的获取正在被反序列化的对象。时亦能取正人伟望,以镇人心。三类是从花中提取正在研究的。

首字母缩写:qz

【拼音】zhèng

【包含取正的诗词】
《志峡船具诗·梢》
製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敻。
招招俾作主,泛泛实司命。
风乌愧斟酌,画鷁空辉映。
上一篇
取办
下一篇
取偿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