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rú suān
繁体字:儒酸 意思:犹寒酸。形容读书人贫窘之态。 ▶宋·周敦颐《任所寄乡关故旧》诗:“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宋·陆游《客自凤州来言岐雍间事怅然有感》诗:“会须一洗儒酸态,猎罢南山夜下营。” ▶明·瞿佑《归田诗话•竹雪斋》:“曳履先生太寒乞,煮茶学士真儒酸。”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诗文用字说》:“宋孝宗于断桥酒楼屏风上,见太学生临川·俞国宝《风入松》词 解释:1.犹寒酸。形容读书人贫窘之态。
造句:粗粝儒酸好,能先天下忧”。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洗尽儒酸展六韬,驱荷拒虏起江皋。’以为儒酸,因为改定‘重
首字母缩写:rs
【拼音】rúsuān
【儒酸开头的诗词】
《次韵龄叟》
儒酸自是分当穷,老退非干势不容。 并日莫留馋半菽,余生休说寿三松。 眼中落落同人少,脚底兢兢坎险重。 惟有灵山老吟友,暗中心事两云龙。
【包含儒酸的诗词】
《任所寄乡关故旧》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得醪味,举筋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