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ān cái
繁体字:三材 意思: 1.指天、地、人。 ▶《易•繫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唐·褚亮《祭方丘乐章•舒和》:“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材保合四时邕。” ▶宋·范仲淹《易兼三材赋》:“《易》以设象,象由意通。兼三材而穷理尽性,重六画而原始要终。” 2.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 解释:1.指天﹑地﹑人。
2.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
3.三位辅弼之才。
4.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
5.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 6.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
造句:至今留有银诗一首,称三锅三材。愿民、顽民、庸民,三材也。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
首字母缩写:sc
【拼音】sāncái
【包含三材的诗词】
《新繁县禾登九穗嘉甫弟有诗索和》
长官真是委边嵬,积累如山姓里来。 认得两閒无二本,口将一念贯三材。 异形所感犹如此,同气相孚亦信哉。 陆续功夫宁有己,相期更验漆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