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ān liáng
繁体字:三梁 意思:冠名。为公侯所服。古冠以竹为衬里,有一梁至五梁之分。 ▶汉·蔡邕《独断》:“进贤冠,文官服之。前高七寸,后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卿大夫、尚书、博士两梁,千石、六百石以下一梁。 ▶汉制礼无文。” ▶唐·李贺《竹》诗:“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王琦汇解:“吴正子以汉·唐冠制,有三梁、两梁之制,恐指此。 ▶《周书》曰:‘成王将加元服,周 解释:1.冠名。为公侯所服。古冠以竹为衬里,有一梁至五梁之分。
造句:垂尾为三梁双室抗扭盒形结构。’三梁四柱烈火燃’,无字也。悬臂式下单翼,全金属三梁结构。他与梁□、梁国治并称三梁。
首字母缩写:sl
【拼音】sānliáng
【三梁开头的诗词】
《游简寂观》
三梁涧本绝,千仞路犹通。 即此神山内,银牖映仙宫。 镜似临峰月,流如饮涧虹。 幽桂无斜影,深松有劲风。 惟当远人望,知在白云中。
【包含三梁的诗词】
《游简寂观》
三梁涧本绝,千仞路犹通。 即此神山内,银牖映仙宫。 镜似临峰月,流如饮涧虹。 幽桂无斜影,深松有劲风。 惟当远人望,知在白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