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三严

读音:sān yán

繁体字:三嚴

意思:(三严,三严)
唐代皇帝御朝前搥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宋·高似孙《纬略》卷七:“《唐续时令仪》曰:‘唐制:日未明七刻,搥一鼓为一严,侍中奏开宫殿门及城门;未明五刻,搥二鼓为再严,侍中奏请中严,群臣五品以上俱集朝堂;未明二刻,搥三鼓为三严,侍中、中书令以下俱诣西阁,奉迎銮驾出宫诣太极殿。’《西都赋》曰:‘卫以严更之署。’注曰:‘严更督夜行

解释:1.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造句:与严仁、严参齐名,世号三严。、严参齐名,世号邵武三严。群众说:“三严四自”真灵。元帅提出的“三敢三严”和科研条。

首字母缩写:sy

【拼音】sānyán

上一篇
三杀
下一篇
三蓬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