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ān wèi
繁体字:三衛 意思:(三卫,三卫)
1.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 ▶《新唐书•李密传》:“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 2.宋代亦称三衙为“三卫”。 ▶《宋史•职官志六》:“博士掌教道,校试三卫所习文武之艺。” ▶宋·欧阳修《鹎鵊词》:“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参见“三衙”。 3.明·洪武 解释:1.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
2.宋代亦称三衙为"三卫"。
3.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简称三卫◇又置建州﹑海西﹑野人三卫。
造句:,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后又置建州?海西?野人三卫。大同府辖四州、七县、十三卫所。八年,改为左、右、中三卫。
首字母缩写:sw
【拼音】sānwèi
【包含三卫的诗词】
《恭和》
雪消春动气清微,夹道都人望帝晖。 法部已调丝竹管,御袍初进赭红衣。 康衢弥节严三卫,真馆焚香降六飞。 宴罢瑶池回跸晚,五云通夜拥端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