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三郄

读音:sān xì

繁体字:三郄

意思:(三郄,三郄)
春秋·晋大夫却锜、却犨、却至的合称。却,《左传•成公十七年》:“胥童曰:‘必先三郄。族大多怨,去大族不逼。’”
  ▶《后汉书•袁安传》:“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郄矣。”
  ▶李贤注:“三郄,谓郄锜、郄犨、郄至,皆晋卿也。”
  ▶《艺文类聚》卷二三引晋·杨泉《赞善赋》:“是以赵武好善,厥胤以长;三郄好胜,

解释:1.春秋晋大夫却锜﹑却犨﹑却至的合称。却,亦作"郄"。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q

【拼音】sān

【包含三郄的诗词】
《题陈晋卿颐斋》
鲲鹏振翼初九万,楩楠归根终数寸。
稚须有发老有收,养之各要适欺发。
三儿读书翁卧听,生涯固有何所营。
功名羞从奇道取,文学厌与今人争。
谁揭此斋函二意,翁养其恬儿养锐。
今虽异养后同功,一本庄椿三郄桂。
上一篇
三俎
下一篇
三制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