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āo shāo
繁体字:梢梢 意思: 1.风声。 ▶南朝·宋·鲍照《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臺。” ▶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2.劲挺貌。 ▶《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吕向注:“梢梢,树枝劲彊无叶之貌。” ▶唐·杜甫《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解释:1.风声。
2.劲挺貌。
3.尾垂貌。
4.细貌。 详细释义:1.状声词。形容风声。南朝宋?鲍照?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月苍苍而照台。』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曳策背落日,江风鸣梢梢。』 2.劲健的样子。文选?谢???王晋安诗:『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唐?杜甫?雕赋:『梢梢劲翮,肃肃逸响。』 3.尾垂的样子。唐?李贺?唐儿歌:『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光踏青臂。』
造句:半身塑像和全身像的领域是雕塑艺术领域中最完善的.但是无论谁只要梢梢对此有些认识就知道,这个领域是多么不正当,多么污秽的
首字母缩写:ss
【拼音】shāoshāo
【梢梢开头的诗词】
《赋竹上甘露》
梢梢两竹枝,甘露叶间垂。 草木有灵液,阴阳凝以时。 深山与穷谷,往往尝有之。 幸当君子轩,得为众人知。 物生随所托,晦显各有宜。 聊以助歌咏,兼堪饮童儿。
【包含梢梢的诗词】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数家茅屋闲临水。 单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