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瑟索 意思:哆嗦,发抖。 解释:1.哆嗦,发抖。 造句:1930年前称“乌斯季?瑟索利斯克”。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将士浑身瑟索着,原先杀人的肃杀之气全无,倒是这来人的身上,透着浓浓的杀机。钟楼上有13 首字母缩写:ss 【用瑟索造句】
1、 腊月的寒风从江面一阵阵翻上来,快冻僵的几个人瑟索着一致表示赞成,自此大石和“大石夜眺”牢牢镶入了我们的记忆之中。 【包含瑟索的诗词】
《夏珪风雪归庄图》
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 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 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 鱼寒入泥不上窳,归来远识渔村孤。 柴门夜叩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 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 嗟余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 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 旅舍无梦还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