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ā luó
繁体字:沙鑼 意思:(沙锣,沙锣) 亦作“沙罗”。 一种打击乐器,行军时又作为盥洗用具。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子厚独鞭马前去,曰:‘我自有道理。’既近,取铜沙锣于石上颠响,虎即惊窜。” ▶《宋史•蛮夷传一•西南溪峒诸蛮上》:“雍熙元年,黔南言溪峒夷獠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神鬼,诏释其铜禁。”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吴一》:“及亦时时抵王内室,常遇王起盥 解释:1.亦作"沙罗"。
2.一种打击乐器,行军时又作为盥洗用具。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l
【拼音】shāluó
【包含沙锣的诗词】
《颂古四十五首》
尘中辨主问岩头,心识如何曾得休。 鼻孔眼睛都要见,铜沙锣里满盛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