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ā dì
繁体字:沙地
意思: 1.海滨河岸由泥沙淤积成的滩地。 ▶《元史•河渠志二》:“八月以来,秋潮汹涌,水势愈大,见筑沙地塘岸,东西八十余步,造木柜石囤以塞其要处。” ▶《清史稿•食货志一》:“干隆五十九年巡抚吉庆言,沿海沙地滩涨靡常,约十三万三千余亩,悉令入官,交原佃耕作纳租,永着为例。” 2.含沙多的土地。 ▶《新华月报》1952年第8期:“在人口密
解释:1.海滨河岸由泥沙淤积成的滩地。 2.含沙多的土地。
造句:他看到的就是一片沙地。光着脚在沙地上跑的孩子们看起来很兴奋。一阵砭人肌骨的雨夹雪驾着东风,沙沙地向我们迎面扑来,乔连忙把我背在背上。
首字母缩写:sd
【拼音】shādì
1、 秋雨沙沙地下着,向远处望去,一块田地里长出了绿色的麦苗,大地喝够了水。一会儿,云散了,雨停了,绿色的麦苗,黄黄的树叶,还有挂满枝头的柿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