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àn táng
繁体字:善堂 英语:Shantang 意思:旧时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清·冯桂芬《收贫民议》:“今江·浙等省颇有善堂、义学、义庄之设。”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香港·澳门,从前恒有积产之家,恐其子孙浪费,而以家产托之善堂管理,将其入息半数,捐入善堂,留其半以遗子孙。” ▶郁达夫《出奔》:“董玉林向城里的善堂去领了一笔款来之后,就雇工动手作了十几具棺木,寄放在董氏的家庙里待施。” 解释:1.旧时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详细释义:我国古代的一种公益机构。由慈善人士捐钱合建,并共同经营,专门办理各种救济工作。老残游记?第二十回:『魏谦抵死不肯收,听其自行捐入善堂了。』
造句:明陈第世《善堂书目》有二卷。“云翔书院”、“保元善堂”。越过安善堂,来到“韵花?”。位于市区茶亭路,又称普善堂。
首字母缩写:st
【拼音】shàntáng
【包含善堂的诗词】
《寄题杭州广法善堂》
淘清研朱画屋梁,黄漆柏障连曲房。 日晖月色不须照,了了自可窥毫芒。 夕阴花敛似欲病,飞鸟不惊乌帽郎。 深山穷谷谩幽僻,喜得吴侬是药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