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ē mín
繁体字:畲民 意思: 畲族古称。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故名。古时分布在今闽、粤、赣、浙四省的山区。 ●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闽蛮互称》:“窃思今之连江、罗源及顺昌诸邑山谷间,有一种村氓,男女皆椎鲁,力作务农,数姓自相婚姻,谓之畲民,字也作畲。” 参见“畲族”。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m
【拼音】shēmín
【包含畲民的诗词】
《送方漳浦》
颇闻送者诗盈轴,我有樵歌子试听。 岩邑虽然人所畏,畲民均是物之灵。 二升饭了官中事,一字廉真座右铭。 见说守侯如召杜,断无走吏至公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