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é qián
繁体字:折乾
意思:(折干,折干) 1.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 ▶《明史•食货志三》:“水次折干,沿途侵盗,妄称水火,至有凿船自沉者。” 2.谓以钱代替实物。 ▶明·焦竑《玉堂丛语•规讽》:“王晋溪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干。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 ▶赵佩如·常宝坤《新灯谜》:“乙:咱赌一盒烟捲。甲:烟捲还得
解释:1.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 2.谓以钱代替实物。 3.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
造句:平均折干率为29.3%,食味平均评分80分。不考虑折干后粗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种植面积4.1万亩,产量2.6万吨(折干)。冬七
首字母缩写:sq
【拼音】shéqián
1、方法:采用折干率实验及单株重测定,研究不同生长期川牛膝的产量;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期川牛膝中川牛膝多糖进行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