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zhé shǒu
繁体字:折首 意思: 1.斩首。 ▶《易•离》:“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孔颖达疏:“断罪人之首。” ▶《宋书•袁豹传》:“桓谦折首,谯福鸟逝。” ▶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奋少击多,排山压卵,魁渠折首,支党束身。” 2.犹俯首。喻折服或投降。 ▶唐·韩翃《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诗:“渤海名王曾 解释:1.斩首。
2.犹俯首。喻折服或投降。
造句:开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之来,倏焉折首,无何殒命。祉不行,詈琼等,碎齿折首而死。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
首字母缩写:zs
【拼音】zhéshǒu
【包含折首的诗词】
《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
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 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 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 喜见明时钟太尉,功名一似旧淮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