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ēn pì
繁体字:深僻 意思: 1.幽深偏僻。 ▶唐·元稹《天坛上境》诗:“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唐·康骈《剧谈录•严史君遇终南山隐者》:“计其道路,去京不啻五六百里,然而林岫深僻,风景明丽。” ▶宋·曾巩《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然今东南之隅,地方万里,有山海江湖险绝之势,溪洞林麓深僻之虞。” 2.艰深冷僻。 ▶唐·皎然《诗式 解释:1.幽深偏僻。
2.艰深冷僻。
造句:(4)岩窦:犹岩穴,谓深僻之地。林和绿茵草坪,幽深僻静。六百里,然而林岫深僻,风景明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
首字母缩写:sp
【拼音】shēnpì
【深僻开头的诗词】
《宁国寺(新城县)》
深僻孤高无四邻,白云明月自相亲。 海中日出山先晓,世上寒轻谷未春。 窗逼野溪闻唳鹤,林通村径见樵人。 此时惟有雷居士,不厌篮舆去住频。
【包含深僻的诗词】
《赠潘给事》
五月沧浪濯足归,正堪荷叶制初衣。 甲非乙是君休问,酉水辰山志未违。 沙鸟不须疑雀舫,江云先为扫鱼矶。 武陵溪壑犹深僻,莫更移家入翠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