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ěng wéi
繁体字:省闈 意思:(省闱,省闱)
1.宫中;禁中。 ▶《后汉书•第五伦传》:“伏见虎贲中郎将窦宪,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闱,年盛志美,卑谦乐善。” ▶宋·苏舜钦《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州刘公墓志》:“后以久任省闱,上书愿效死边漠,以报国宠。” 2.指中央行政官署。 ▶明·沈榜《宛署杂记•署廨》:“各官职掌,除民事外,内自厂卫,以至各监局, 解释:1.宫中;禁中。
2.指中央行政官署。
3.唐宋时试进士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故称。又称礼闱。元以后,称各行省主持的考试,中式者为举人。又称乡闱。
造句:后又赴省闱,被举为高魁。往岁权臣子孙门、省闱殿试、类皆窃巍科。举人中省闱者,俟候都堂点请覆试,不过一论冒而已。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今蒙文调,将赴
首字母缩写:sw
【拼音】shěngwéi
【省闱开头的诗词】
《简林叔大都事》
省闱无事日盘桓,犹是中朝供奉官。 半臂缥绫披月下,三神珠阙望云端。 庄蓠草变鲸波落,苜蓿花开雁塞寒。 因话朔南声教在,一回相对客怀宽。
【包含省闱的诗词】
《诗呈同院》
秋日同文馆,文编亦共携。 升沉都莫问,荣辱已能齐。 酒美何妨醉,诗成强自题。 从容约归日,访子省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