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食案

读音:shí àn

繁体字:食案

意思:亦作“食桉”。
 
 1.餐桌。
  ▶唐·韩愈《南山诗》:“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
  ▶五代·范资《玉堂闲话•振武角抵人》:“顷年客游,曾于道店逢此人,纔近食案,踉跄而倒。”参见“食案方丈”。
 
 2.进饭菜用的木盘。
  ▶宋·梅尧臣《和李廷老家会饮》:“食桉施黄金,馔炙厌白鹅。”
  ▶郭沫若《孟夫子出妻》:“她打着赤足

解释:1.亦作"食桉"。 2.餐桌。 3.进饭菜用的木盘。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a

【拼音】shíàn

【食案开头的诗词】
《春荠》
食案何萧然,春荠花若雪。
从今日老硬,何以供采撷?
山翁垂八十,忍贫心似铁,那须万钱箸,养此三寸舌?
软炊香粳饭,幸免烦祝噎。
一瓢亦已泰,陋巷时小啜。
【包含食案的诗词】
《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美渥卿为佐,清谈县得才。
人從日边别,舟渡鉴中来。
食案资鲑禀,公田剩酒材。
秋馀一凭槛,江海遍楼台。
上一篇
食饭
下一篇
食报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