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ǒu shǔ
繁体字:首鼠 意思:亦作“首施”。 1.踌躇;迟疑不决。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山越恃阻,不宾歷世,缓则首鼠,急则狼顾。”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元祐末已有绍述之论,时来之邵为御史,议事率多首鼠,世目之为‘两来子’。” ▶清·侯方域《送徐吴二子序》:“往见猎虎者禹步而入山嵎,以为诵符而骑其项。既见虎,则又首鼠,亦焉往而不为所噬哉?”章炳麟《訄 解释:1.亦作"首施"。
2.踌躇;迟疑不决。
3.窥伺观望,进退无定。 详细释义:迟疑、踌躇。汉书?卷五十二?灌夫传:『与长孺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诸葛恪传:『缓则首鼠,急则狼顾。』亦作『首施』。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s
【拼音】shǒushǔ
【包含首鼠的诗词】
《赠阳大明》
阳君真确士,孝行动穹壤。 皇上怜其艰,七夕遣回往。 逡巡芭顽石,遗子为馈享。 子既不我受,吾亦不汝强。 风埃难光留,愿子志勿爽。 会当首鼠记,青云看反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