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ǒu zhào
繁体字:手詔 意思:(手诏,手诏) 帝王亲手写的诏书。 ▶《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上﹞手诏赐苍曰:‘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为亲疏。’”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天宝末,有人于汾·晋间古墓穴中,得所赐张果老敕书、手诏、衣服进之。” ▶宋·赵昇《朝野类要•法令》:“手诏,或非常典,或是笃意,及不用四六句者也。” ▶郭沫若《屈原》第五幕:“我看婵娟可以向你这样提出,便是要 解释:1.帝王亲手写的诏书。
造句:陛下宜赐手诏数行,以相慰引。”及驻跸大名,特降手诏存谕。太宗手诏自责,下令册封免行。”于是下手诏将三人削职为民。
首字母缩写:sz
【拼音】shǒuzhào
【用手诏造句】
1、 嘉靖帝当然不允,手诏百余言慰留,并亲书“忠勤敏达”。
【手诏开头的诗词】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 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 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 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包含手诏的诗词】
《唐宫词补遗》
海内升平服四夷,远邦贡物尽珍奇。 近颂手诏俱亭罢,独许南方进荔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