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hū sù
繁体字:輸粟 意思:(输粟,输粟)
1.运送谷物。 ▶《左传•僖公十三年》:“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 2.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 ▶《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 3.明·清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纳粟民生高第 解释:1.运送谷物。
2.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
3.明清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s
【拼音】shūsù
【包含输粟的诗词】
《雷雪行二首》
群方水旱岁不虚,郡国正奈无仓储。 何人建议募输粟,只恐米来民半无。 天子亲耕后亲织,转见民间多菜色。 明堂清庙事且迟,一土一木民膏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