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竦息

读音:sǒng xī

繁体字:竦息

意思:谓因恐惧而屏息。
  ▶《汉书•叙传上》:“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臣诚竦息,不遑宁处。”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更罢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
  ▶明·归有光《怀竹说》:“竦息顾虑,择地而蹈,将不能以一日自安。”

解释:1.谓因恐惧而屏息。

造句:时逢温怒,则竦息减食(34),甘受折辱,以回眷睐。”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臣诚竦息,不遑宁处。【出处】《汉书?叙传》:“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郡,

首字母缩写:sx

【拼音】sǒng

上一篇
竦企
下一篇
竦震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