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òng yán
繁体字:誦言 意思:(诵言,诵言)
1.指诵读经书之言。 ▶《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 ▶郑玄笺:“贪恶之人,见道听之言则应答之,见诵《诗》《书》之言,则冥卧如醉。” 2.犹诵读。 ▶宋·沈作哲《<寓简>序》:“予屏居山中,无与晤语,有所记忆,辄寓诸简牍……已而诵言之,则欣然如见平生故人抵掌剧谈,一笑相 解释:1.指诵读经书之言。
2.犹诵读。
3.公开声称﹔明说。诵﹐通"讼"。
4.称颂之言。 详细释义:公正或公开的说话。汉书?卷三?高后纪:『平阳侯驰语太尉勃,勃尚恐不胜,未敢诵言诛之。』亦作『讼言』。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y
【拼音】sòngyán
【包含诵言的诗词】
《咏怀》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 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 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