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ú zhuàng
繁体字:俗狀 意思:(俗状,俗状) 俗人的举止和状貌。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清·蒋士铨《第二碑•上冢》:“卑职竭蹶簿书,未遑侦访,今蒙垂问,自觉俗状尘容,有惭风雅。”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sz
【拼音】súzhuàng
【俗状开头的诗词】
《和巨中游芝山》
俗状尘容欲养成,犹惭岫幌不吾扃。 任慵读律知难入,忍睡看山辄暂醒。 兰茁有时应吐秀,茗根无味强通灵。 朝霞夕菊全堪饱,肯绐侏儒学岁星。
【包含俗状的诗词】
《胜因寺》
山行诘曲到禅林,台殿丹青岁月深。 薄晚春寒生几席,逼人空翠扑衣襟。 客尘冉冉凌清思,俗状纷纷费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携藜杖事幽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