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ái xí
繁体字:檯席 意思: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唐·姚合《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计日归台席,还听长乐钟。” ▶《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奇章公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胡三省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李沆后入,在易简下。及沆参政,乃以易简为承旨,锡赉与参政等。帝意欲遵旧制,且俟稔 解释:1.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详细释义:古代以三台星象征三公之位,后以台席指宰相。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由是遥听鼓鼙,更张琴瑟,烦我台席,董兹戎旃。』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十九?敬宗宝历元年:『奇章公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胡三省?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tx
【拼音】táixí
【包含台席的诗词】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台上起凉风,乘闲览岁功。 自随台席贵,尽许羽觞同。 楼殿斜晖照,江山极望通。 赋诗思共乐,俱得咏诗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