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dài bèi
繁体字:駘背 意思:(骀背,骀背)
1.因年老而驼背。 ▶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雪顶之僧,指西土之未有,骀背之叟,庆东闽之天降。”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叶讱菴司寇,晚年骀背,行步缓款欹侧,时人谓如‘乃’字。” 2.鲐背。年老寿高的人。 ▶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髮 解释:1.因年老而驼背。
2.鲐背。年老寿高的人。 详细释义:比喻年老的人气色衰退,皮肤消瘦,背若鲐鱼。见『鲐背』条。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db
【拼音】dàibèi
【包含骀背的诗词】
《宫词一百首》
貂冠骀背侍龙颜,前殿师臣第一班。 坐使皇基增九鼎,得贤应许继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