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án nà
繁体字:檀那 意思: 1.梵语的音译。施主。 ▶《剪灯余话•武平灵怪灵》:“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赋咏来诸郎。” ▶清·黄遵宪《樱花歌》:“繖张胡蝶衣哆啰,此唿奥姑彼檀那。” ▶钱仲联注:“《翻译名义集》:‘檀那者,《要览》曰: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为檀,去钵底留那也。’《日本国志•学术志》注:‘称男子为檀那,则用梵语也。’” 2.梵语 解释:1.亦作"檀?"。
2.梵语d?na的音译。施主。
3.梵语d?na的音译。布施。 详细释义:1.布施。为梵语 16.的音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顾阿秀喜舍檀那物,崔俊臣巧会芙蓉屏。』 2.施主。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三?武平灵怪录:『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赋咏来诸郎。』
造句:法界次第云:‘檀那秦言布施。:“檀”,梵语檀那,布施义。斛饭,梵名Dron!odana,音译途卢檀那。知名度不如金星紫檀那
首字母缩写:tn
【拼音】tánnà
【用檀那造句】
1、无边世界,地久天长,远近檀那,增延福寿;三门镇靖,佛法常兴,土地龙神,安僧护法;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历代先亡,同登彼岸。
【檀那开头的诗词】
《偈颂二十一首》
檀那梦见大栋梁,高僧罗汉满云堂,慷慨重新铺盖就,比之兜率更尤强。 衲子办道耐长久,成佛作祖法中王。 下等愚迷无正念,鎔铜灌口卧铁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