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堂帖 意思:唐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 解释:1.亦称"堂帖子"。 2.唐时宰相签押下达的文书。 详细释义:唐宰相处分公事的手谕文书。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堂中书指挥事谓之「堂帖子」。曾见唐人堂帖,宰相签押,格如今之「堂?子」也。』或称为『堂帖子』。 造句:刻苏东坡书为《晚香堂帖》等。又刻米芾书,曰《来仪堂帖》。明董其昌曾刻入《戏鸿堂帖》。等题记,曾被刻入《戏鸿堂帖》。 首字母缩写:tt 【包含堂帖的诗词】
《则堂》
北入京城,贾馀庆迎逢卖国。 既令学士降诏,俾天下州郡归附之。 又各州付一省劄,惟枢密则堂、家先生铉翁于省劄上不肯押号。 吴丞相坚号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贾馀庆之命,其愧则堂甚矣。 程鹏飞见则堂不肯奉命,堂中作色,欲缚之去。 则堂云中书省无缚执政之理,归私厅以待执,北竟不敢谁何。 予在北,以忠义孤立,闻其事以自壮云。 山河四塞旧瓯金,艺祖高宗实鉴临。 一日尽将输敌手,何人卖国独甘心。 中书堂帖下诸城,摇首庭中号独清。 此后方知枢密事,从今北地转相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