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ǎo lǔ
繁体字:討虜 意思:(讨虏,讨虏)
1.讨伐敌寇。 ▶北周·王褒《燕歌行》:“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 ▶宋·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时天子念讨虏报仇,功绪未验,昼夜耿耿。” ▶明·无名氏《精忠记•兆梦》:“时念儿夫,统兵讨虏,交锋令镇边庭。” 2.指孙权。 ▶曹操曾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故称。 解释:1.讨伐敌寇。
2.指孙权。曹操曾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故称。
3.掳掠。虏﹐通"掳"。 详细释义:夺取虏掠。三国志平话?卷上:『随到处,竭家尽起,不从者,杀伐讨虏,汉家天下,三停占了二停。』
造句: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讨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讨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
首字母缩写:tl
【拼音】tǎolǔ
【包含讨虏的诗词】
《送人从军》
烟浦绿迢迢,离人酒易消。 路分京口树,帆度月中潮。 夜静闻清柝,风寒试黑貂。 汉家方讨虏,好事霍嫖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