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óng bǎng
繁体字:衕榜 意思:古代科举考试,考中的张榜公布。在同一榜录取的称为同榜。 ▶《剪灯余话•秋冬访琵琶亭记》:“﹝陈主谓刘闻﹞曰:‘卿与李黼同榜,黼不死,我当大用之。’”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二十年来,同咨之好,更胜同榜十倍,其子弟修通门之敬亦加严。” ▶清·吴伟业《过姜给事如农》诗:“翩翩同榜客,相对作衰翁。”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葛苍公﹞壬 解释:1.古代科举考试,考中的张榜公布。在同一榜录取的称为同榜。 详细释义:同科及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以后天佑状元及第,天锡「赐进士出身」,兄弟两人,青年同榜。』
造句: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同榜有贺兰进明等进士二十人。两人同榜进士,同至西阳为官。若同榜及第聚会,则曰同年会。
首字母缩写:tb
【拼音】tóngbǎng
【同榜开头的诗词】
《卞仲谋八老会》
同榜同僚同里客,斑毛素发入华筵。 三杯耳热歌声发,犹喜欢情似少年。
【包含同榜的诗词】
《鹿鸣宴》
儒雅从来说雉山,抱琴何幸预荣观。 六人同榜昔犹有,一邑三魁今所难。 方喜棘闱连鹗荐,又欣碧海起鹏搏。 联科甲第应余事,须把声名久远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