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óng huǒ
繁体字:衕火 意思:古代兵制,十人共灶同炊,称为“同火”。后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从事某种活动者。 ▶《宋书•孝义传•卜天生》:“天与弟天生,少为队将,十人同火。” ▶《七国春秋平话》卷下:“言未尽,有马昇同火人解信,现名解珍·独行虎,一个是混天大王·震江龙·张元,归齐寨。” ▶清·沈涛《交翠轩笔记》卷四:“同火二字见《宋书•卜天与传》。盖行军十人共一灶,故《唐书•乐志》有‘十人为 解释:1.古代兵制,十人共灶同炊,称为"同火"◇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从事某种活动者。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th
【拼音】tónghuǒ
【包含同火的诗词】
《采桑子·虚堂密候参同火》
虚堂密候参同火,梨枣枝繁。 深锁三关。 不要樊姬与小蛮。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 浓丽清闲。 晓镜新梳十二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