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投匦

读音:tóu guǐ

繁体字:投匭

意思:(投匦,投匦)
亦作“投匮”。
 
 1.唐·武则天时铸制铜匦四个,列置于朝堂上,受纳上书。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后以“投匦”谓臣民向皇帝上书。
  ▶唐·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千余人复连表诣阙投匦,乞君以墨缞行事。”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徐璧﹞尝作书万言,欲投匦,极言时政,无所讳避。”
  ▶《宋史•瀛国公纪》:“命诸

解释:1.亦作"投匮"。 2.唐武则天时铸制铜匦四个,列置于朝堂上,受纳上书。见《新唐书.百官志二》◇以"投匦"谓臣民向皇帝上书。 3.借指投票。

造句:后以“投匦”谓臣民向皇帝上书。汪革投匦上书,极言向来和议之非。“公镇之以简,有投匦言世者,反坐之。郡人颜经投匦诉其

首字母缩写:tg

【拼音】tóuguǐ

【包含投匦的诗词】
《送朱制干象祖》
一官聱漫任如何,屡疏笺天气不磨。
宋祚万年陈大计,周图五字订前讹。
重寻范老忧时箸,旁竖文公卫道戈。
投匦近年殊不少,有人说似此君麽。
上一篇
投首
下一篇
投下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