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ǔ mù
繁体字:土目 英语:Tumu 意思:土司所属员司的称号。世袭,兼理文武,职守权力因时因地而异。 ▶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一邑二令》:“宏治中,督臣郑廷宝奉革土官,而土目韦涓等,方为镇守内臣私人,遂独用土官,以至于今。” ▶清·魏源《圣武记》卷七:“东川虽改流三十载,仍为土目盘据。” ▶《清史稿•高宗纪四》:“己酉,李侍尧檄莫士麟会暹罗土目讨甘恩敕。”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二 解释:1.土司所属员司的称号。世袭,兼理文武,职守权力因时因地而异。 详细释义:土著的首领。六部成语批注?户部:『土目:土番中之头目也。』
造句:清设邦中土目,民国属酒井乡。九月,越州土目阿资叛。遂传檄土目,布上威德。)属土司土目,将土地典卖给汉人耕种。
首字母缩写:tm
【拼音】tǔmù
【包含土目的诗词】
《示霞上人》
一大藏教方外荐,十方刹土目前看。 老僧住世无多日,只要阇梨心地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