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tún shù
繁体字:屯戍 意思: 1.驻防。 ▶《史记•孝文本纪》:“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 ▶宋·范仲淹《奏迄拣选往边上屯驻兵士》:“自京差拨禁军,往陕西边上屯戍。” ▶《明史•太祖纪》:“辛巳,邓愈、汤和等十三人屯戍北平、陕西、河南。” 2.指戍卒。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臣闻唐室三百年,而魏博一镇屯戍甚少,不及 解释:1.驻防。
2.指戍卒。
造句:敦煌汉简的内容多与屯戍有关。诸部与倒塌岭统军司连兵屯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汉朝征发百姓屯戍瓯脱地区。
首字母缩写:ts
【拼音】túnshù
【用屯戍造句】
1、汉代屯戍组织中的吏卒间社会地位相对平等,并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包含屯戍的诗词】
《三河水》
三河水,万军泪。 泪滴三河水不流,胡笳吹落蓟门秋。 河水流不住,胡笳过何处? 谁使十年来,移营两屯戍。 君不见胡骑已驰墙子关,汉军尚哨熊儿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