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外氏

读音:wài shì

繁体字:外氏

意思:指外祖父母家。
  ▶《东观汉记•朱晖传》:“莽(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后汉书•杜林传》:“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唐·韩愈《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公讳素,字某,生七岁,丧其父,贫不能家,母夫人提以归,教育于其外氏。”

解释:1.指外祖父母家。

详细释义:母亲的父母家。后汉书?卷二十七?杜林传:『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太平广记?卷四八六?无双传:『初,仙客父亡,与母同归外氏。』
[似]舅家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ws

【拼音】wàishì

【外氏开头的诗词】
《送汪庄仲赴江东仓幕强仲荆门签判》
外氏蒙恩厚,文昌独我知。
居慙酷似舅,喜有宁馨儿。
遇事行方便,褆身谨护持。
公余定多暇,黄卷有余师。
【包含外氏的诗词】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饯酒临丰树,褰帷出鲁阳。
蕙兰春已晚,桐柏路犹长。
祖逖方城镇,安期外氏乡。
从来二千石,天子命唯良。
上一篇
外传
下一篇
外化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