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文券

读音:wén quàn

繁体字:文券

意思:
 1.文契,契约。
  ▶《隋书•食货志》:“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
  ▶宋·周密《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于是区处家事,凡他人负欠文券,一切焚之。”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莫翁看寄儿模样老实,也自欢喜,情愿僱佣,叫他写下文券。”
  ▶清·李渔《奈何天•醉卺》:“且喜银子俱已上鞘,夫马俱已点齐,已曾告过主人,把一应帐目文券

解释:1.文契﹐契约。 2.公文案卷。

详细释义:借约。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以乡党相处之厚,不问其文券,如数贷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缺少路费,要在自实处借银三百两。自实慨然应允,缪千户写了文券,送过去。』

造句:凡立有文券一般都确定有主仆名分。及谢事,债家执文券来征。;钞则为凭证文券的名称。东晋时买卖奴婢、马牛、田宅须立文券

首字母缩写:wq

【拼音】wénquàn

上一篇
文烛
下一篇
文资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