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wō zhuàn
繁体字:蝸篆 意思:(蜗篆,蜗篆) 蜗牛爬行时留下的涎液痕迹,屈曲如篆文,故称。 ▶宋·毛滂《玉楼春•僕前年当重九》词:“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 ▶清·周亮工《大风拔茅屋》诗之一:“独影谋蜗篆,寒心倩鴈书。” ▶姚锡钧《漫成》诗:“饭了茶枪横舌本,雨余蜗篆溼苔花。” 解释:1.蜗牛爬行时留下的涎液痕迹﹐屈曲如篆文﹐故称。 详细释义:形容蜗牛行过处,所留的涎迹如篆文一般。宋?毛滂?玉楼春?泥银四壁盘蜗篆词:『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
造句:粉壁尚留蜗篆在,夕阳追逐雁行归。间或有泥土侵蚀剥落处,必有蜗篆形状。蜗篆壁,雀驯檐。”姚锡钧《漫成》诗:“饭了茶枪横舌本,雨馀
首字母缩写:wz
【拼音】wōzhuàn
【包含蜗篆的诗词】
《谒金门·深院宇》
深院宇。 寂寂不禁风雨。 苔迳流钱青莫数。 银泥蜗篆古。 满院多应无主。 却被痴儿拈取。 穿向柳丝喧笑语。 买将春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