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ǔ bǎo
繁体字:五保
意思: 1.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 ▶《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清·袁枚《随园随笔•杂记》:“读欧公《杜杞墓志》称闽俗贪啬,有老而生子者,父兄多不举,虑分家产故也。 ▶杜公上书请立五保,俾民相察,有犯者置之法。” 2.宋·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
解释:1.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 2.宋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五保为一大保。 3.合作化后的农村,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以及儿童保教﹑老人死后保葬的制度,简称为"五保"。
造句:重庆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五十年来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变迁研究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参合基金由民政部门筹措解决。尤其是《农村
首字母缩写:wb
【拼音】wǔb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