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息壤 意思: 解释:1.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唐柳宗元《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一说指沃土。 2.泛指泥土。 3.栖止之地。 详细释义:1.平坦肥沃,能自生长而永不耗减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五?息壤辩:『山海经所云鲧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亦称为『息土』。 造句:甘茂盟息壤,盖其地有是类也。另一边,问天干掉了息壤矮子。襄人得息壤置于筏,筏化绿洲。鲧拿到息壤,马上到下方治洪。 >查看更多息壤造句 首字母缩写:xr 【用息壤造句】
1、浮生梦,三生渺渺,因缘无踪,虽堪恋,何必重逢。息壤生生,谁当逝水,东流无终。江南 【包含息壤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