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xī ōu
繁体字:西甌 意思:(西瓯,西瓯)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越人的一支。 ▶秦·汉时分布于岭南一带,与今壮族有渊源关系。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十一•温州》:“永嘉为东瓯,郁林为西瓯。” ▶清·全祖望《经史问答》:“盖是时,苍梧以西,号曰西瓯,别有国族,它于上汉文帝书中明言之。” 解释: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于岭南一带﹐与今壮族有渊源关系。
造句:公名原,字彦高,西瓯宜阳人。,秦时曰西瓯,文身断发避龙。译吁宋是秦代西瓯部族联盟酋长。瓯骆文化是指西瓯和骆越的简称
首字母缩写:xo
【拼音】xīōu
【包含西瓯的诗词】
《朝中措·鸣珂揽辔玉霄东》
鸣珂揽辔玉霄东。 持节散陈红。 子舍已先多士,一鞭同袅春风。 西瓯旧治,棠阴秀茂,竹马迎逢。 正焙行驰金殿,仙班看缀夔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