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襲裘 意思:(袭裘,袭裘) 解释:1.古代盛礼时,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谓之袭裘。 造句: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尝袭裘行吊,解裘以济戚丧。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主人既小敛,袒、括发,子游趋而出, 首字母缩写:xq 【包含袭裘的诗词】
《袁伯长侍讲,伯生、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
杜诗诧蜀险,高有石柜阁。 安知居庸口,可掠太白脚。 马行已崇颠,鸟度尚层壑。 林蹊旷迷辙,崖井荒留幕。 俯疑日沈车,阒若风鼓橐。 元云倏扬旟,朱霞粲涂鞹。 数驿程匪赊,袭裘寒更薄。 客魂逢酒消,鬼胆因诗愕。 蟠木将为容,胡绳未宜索。 严召戒晨趋,澄旻际秋廓。 紫薇晶焕烂,瀚海气冥漠。 腰无两鞬属,道有五丁凿。 弭辔谁所援,还衡犹屡错。 小息树吟旌,争先厉词锷。 非开石道筵,似听郾城柝。 巨敌无前勍,偏师当后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