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xià là
繁体字:夏臘 意思:(夏腊,夏腊) 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 ▶唐·贾岛《寄无得头陀》诗:“夏腊今应三十余,不离树下冢间居。” ▶唐·李俨《道因法师碑》:“法师夏腊虽幼,业行攸高,独于众中,迥见推挹。”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清塞》:“时夏腊已高,荣望落落。” 解释:1.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 详细释义:佛教规定僧众于每岁夏季九十日内,应静住寺内,坐禅修学。其开始与结束,犹如世俗之岁首与旧腊,故称为『夏腊』。见『结夏安居』条。
造句:、夏腊梅、金钱松、福建柏等12种。又称法岁、戒腊、夏腊等。护茶高夏腊,爱火老春秋。又作戒腊、法腊、法腊、夏腊、坐腊
首字母缩写:xl
【拼音】xiàlà
【夏腊开头的诗词】
《送远上人归京》
夏腊岁方深,思归彻曙吟。 未离销雪院,已有过云心。 寒磬清函谷,孤钟宿华阴。 别京游旧寺,月色似双林。
【包含夏腊的诗词】
《题空山人石室》
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 云山知夏腊,猿鸟见修行。 地僻无溪路,人寻逐水声。 年年深谷里,谁识远公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