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响搨

读音:xiǎng tà

繁体字:響搨

意思:(响搨,响搨)
亦作“响拓”。
 古代复制法书的方法。把纸、绢覆在墨迹上,向光照明,双钩填墨。传世晋·唐法书多数是响拓本。
  ▶《说郛》卷十二引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今石刻辨》:“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
  ▶清·龚自珍《重摹宋刻洛神赋九行跋尾》:“柳公权实见十三行,响搨行世。”
  ▶王国维《观堂集林•

造句:响拓亦曰“影书”、“影覆”。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再以访求故家远客,或响拓,皆借抄焉。翼见讫,故驳瑕指?曰:“果是响拓书也。何谓“响拓”?或在原碑帖上覆一层薄纸双钩填墨,也叫响拓。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新近发现,本品还可影响拓扑异构酶Ⅱ(TopⅡ)的活性。书法摹写称之为“响拓”,绘画摹写称

首字母缩写:xt

【拼音】xiǎng

上一篇
响雷
下一篇
响廊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